专利摘要:
一种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它包括动圈音头MIC,其特征在于动圈音头MIC的一路通过接口插座CZ1输出,另一路通过前级放大电路、A/D转换声卡电路、跟随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耳机接口J1输出;所述的A/D转换声卡电路包括A/D转换芯片U1,所述的前级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U2A、U2B、电容4C4、4C7、4C9以及电阻4R1、4R5、4R8,用于对动圈音头MIC信号进行15dB的放大提升,然后接入A/D转换芯片U1的15和19脚;经功率放大器U6功率放大后由14脚和12脚输出到耳机接口J1。本实用新型支持家庭聚会和直播平台使用,大功率和宽输出阻抗可以适配任何耳机都无须担心,作为一款两用话筒多用途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公开号:CN214338103U
申请号:CN202120046033.5U
申请日:2021-01-0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于春志
申请人:Ningbo Alctron Electronics Co ltd;
IPC主号:H04R1-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拾音的话筒,具体是一种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
[n0002] 话筒是为音频系列产品的第一级,担任了非常艰巨的职责,主要用于拾取高品质声音为后级设备提供音源。对声音的还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n0003] 目前市场上话筒品种繁多,大致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话筒,无源话筒主要有动圈和铝带两种类型,而有源话筒主要有幻像电源和USB供电两种类型,音头大部分都是使用价格低廉的驻集体音头或比较娇贵且价格昂贵的电容音头,让消费者选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且针对不同场合需购买不同类型的话筒,既浪费又不能物尽其用。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使用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能支持多种用途和价格实惠的话筒。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它包括动圈音头MIC,动圈音头MIC的一路通过接口插座CZ1输出,另一路通过前级放大电路、A/D转换声卡电路、跟随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耳机接口J1输出;所述的A/D转换声卡电路包括A/D转换芯片U1,所述的前级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U2A、U2B、电容4C4、4C7、4C9以及电阻4R1、4R5、4R8,用于对动圈音头MIC信号进行15dB的放大提升,然后接入A/D转换芯片U1的15和19脚;A/D转换芯片U1的26脚和30脚为信号的输出端,从A/D转换芯片U1输出的信号分别通过电容C15,电阻R13和电容C16,电阻R14阻容耦合进入跟随放大器U4A、U4B;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功率放大器U6,跟随放大器U4A、U4B输出的信号分别经过电容C28,电阻R26和电容C29,电阻R27阻容耦合到功率放大器U6的16脚和10脚,经功率放大器U6功率放大后由14脚和12脚输出到耳机接口J1。
[n0006] 由放大器U2A、电阻4R5,4R6,4R7以及电容4C5,4C9组成的半压电路,给单电源供电的放大器U2B提供半压。
[n0007] 所述的电容4C7和电阻4R1为阻容耦合,电阻4R8为放大器负反馈电阻,电容4C4为放大器消自激电容。
[n0008] 所述的A/D转换芯片U1的7脚和8脚为数据交流端口,在数据交流端口连接有数据接口电路。
[n0009] 所述的数据接口电路包括接口插座JP1,接口插座JP1通过电阻R15、R16与A/D转换芯片U1的7脚和8脚相连,电阻R15、R16为数据交流耦合电阻。
[n0010] 还包括给各电路供电的电源稳压电路,所述的电源稳压电路包括与电源接口相连的稳压芯片U5,电源接口经过电容C19、C20滤波后输入稳压芯片U5的1脚和3脚,经过4.5V稳压后从稳压芯片U5的5脚输出。
[n0011] 本实用新型支持家庭聚会和直播平台使用,产品选用优质的动圈音头拾取音源,具有抗震,性能稳定,经久耐用的优点,高速率的A/D转换芯片具有高音质的保障,功率放大电路大功率和宽输出阻抗可以适配任何耳机都无须担心。作为一款两用话筒多用途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n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n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拾音部分和XLR输出接口电路图。
[n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级放大电路图。
[n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D转换声止电路图。
[n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跟随放大电路图。
[n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电路图。
[n0018]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稳压电路图。
[n0019]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接口电路图。
[n002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它包括动圈音头MIC,动圈音头MIC的一路通过接口插座CZ1输出,另一路通过前级放大电路、A/D转换声卡电路、跟随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耳机接口J1输出。通过电源稳压电路给各电路供电。
[n0021] 如图2所示,拾音部分和XLR输出接口电路包括动圈音头MIC,在动圈音头MIC上连接有电容4C1,电容4C1为中和电容,用来消除音头的感抗属性。动圈音头MIC的一路通过接口插座CZ1输出,另一路输出到后续电路。
[n0022] 如图3所示,所述的前级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U2A、U2B、电容4C4、4C7、4C9以及电阻4R1、4R5、4R8,用于对动圈音头MIC信号进行15dB的放大提升,然后接入后续电路。由放大器U2A、电阻4R5,4R6,4R7以及电容4C5,4C9组成的半压电路,给单电源供电的放大器U2B提供半压。所述的电容4C7和电阻4R1为阻容耦合,电阻4R8为放大器负反馈电阻,电容4C4为放大器消自激电容。
[n0023] 如图4所示,所述的A/D转换声卡电路包括A/D转换芯片U1,前级放大电路的信号经过电容4C3电容耦合再分别经过电阻R37,电容C44和电阻R38,电容C45阻容耦合到U1的15脚和19脚信号输入端。A/D转换芯片U1的26脚和30脚为信号的输出端,电容C38、C39、C40、C41、C42、C46、C47、C48、C49、C50、C51、C52、C53、C54、C55电阻R36以及A/D转换芯片U1对输入信号处理后从26脚和30脚输出。A/D转换芯片U1的7脚和8脚为数据交流端口。
[n0024] 如图5所示,所述的跟随放大电路图包括跟随放大器U4A、U4B,从A/D转换芯片U1输出的信号分别通过电容C15,电阻R13和电容C16,电阻R14阻容耦合进入跟随放大器U4A、U4B。与跟随放大器U4A、U4B连接的电容C13和C14为放大器消自激电容,电阻R11和R12为放大器负反馈电阻,电容C35和C36为高频滤波电容,用来消除A/D转换芯片U1串出的高频干扰。
[n0025] 如图6所示,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功率放大器U6,跟随放大器U4A、U4B输出的信号分别经过电容C28,电阻R26和电容C29,电阻R27阻容耦合到功率放大器U6的16脚和10脚,经功率放大器U6功率放大后由14脚和12脚输出到耳机接口J1。与功率放大器U6连接的电容C30和C31为消自激电容,电阻R28和R29为放大器负反馈电阻,电阻R17为功率放大器U6的电源限流电阻,电容C21和C58为电源滤波电容。
[n0026] 如图7所示,所述的电源稳压电路包括与电源接口相连的稳压芯片U5,电源接口经过电容C19、C20滤波后输入稳压芯片U5的1脚和3脚,经过4.5V稳压后从稳压芯片U5的5脚输出。输出的电流经过保险电阻R22和R23后分别给跟随放大器U4A、U4B和A/D转换芯片U1提供电源电压,电容C23,C24,C26,C27为滤波电容。
[n0027] 如图8所示,所述的A/D转换芯片U1的7脚和8脚为数据交流端口,在数据交流端口连接有数据接口电路,用于对A/D转换芯片U1和PC进行数据交流。。所述的数据接口电路包括接口插座JP1,接口插座JP1通过电阻R15、R16与A/D转换芯片U1的7脚和8脚相连,电阻R15、R16为数据交流耦合电阻。
[n0028] 本实用新型支持家庭聚会和直播平台使用,产品选用优质的动圈音头拾取音源,具有抗震,性能稳定,经久耐用的优点,高速率的A/D转换芯片具有高音质的保障,功率放大电路大功率和宽输出阻抗可以适配任何耳机都无须担心。作为一款两用话筒多用途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n0029]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把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连接电脑后,鼠标右键点击桌面右下角任务栏内的扬声器点击弹出来的的播放设备,选择播放设备菜单中通过BC600+就可以通过话筒播放了,鼠标右键点击桌面右下角任务栏内的扬声器点击弹出来的的录音设备,选择录音设备菜单中通过BC600+就可以通过话筒录音了。在做无源动圈话筒使用时直接连接话筒放大器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它包括动圈音头MIC,其特征在于动圈音头MIC的一路通过接口插座CZ1输出,另一路通过前级放大电路、A/D转换声卡电路、跟随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耳机接口J1输出;所述的A/D转换声卡电路包括A/D转换芯片U1,所述的前级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U2A、U2B、电容4C4、4C7、4C9以及电阻4R1、4R5、4R8,用于对动圈音头MIC信号进行15dB的放大提升,然后接入A/D转换芯片U1的15和19脚;A/D转换芯片U1的26脚和30脚为信号的输出端,从A/D转换芯片U1输出的信号分别通过电容C15,电阻R13和电容C16,电阻R14阻容耦合进入跟随放大器U4A、U4B;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功率放大器U6,跟随放大器U4A、U4B输出的信号分别经过电容C28,电阻R26和电容C29,电阻R27阻容耦合到功率放大器U6的16脚和10脚,经功率放大器U6功率放大后由14脚和12脚输出到耳机接口J1。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其特征在于由放大器U2A、电阻4R5,4R6,4R7以及电容4C5,4C9组成的半压电路,给单电源供电的放大器U2B提供半压。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4C7和电阻4R1为阻容耦合,电阻4R8为放大器负反馈电阻,电容4C4为放大器消自激电容。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D转换芯片U1的7脚和8脚为数据交流端口,在数据交流端口连接有数据接口电路。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接口电路包括接口插座JP1,接口插座JP1通过电阻R15、R16与A/D转换芯片U1的7脚和8脚相连,电阻R15、R16为数据交流耦合电阻。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各电路供电的电源稳压电路,所述的电源稳压电路包括与电源接口相连的稳压芯片U5,电源接口经过电容C19、C20滤波后输入稳压芯片U5的1脚和3脚,经过4.5V稳压后从稳压芯片U5的5脚输出。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349247Y|2009-11-18|耳机接口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14338103U|2021-10-01|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
CN206181355U|2017-05-17|一种语音降噪系统
CN201965904U|2011-09-07|音频噪声发生器
CN206353844U|2017-07-25|一种多功能无线麦克风主机
CN108184179A|2018-06-19|一种麦克风装置
CN2704173Y|2005-06-08|一种用于电脑7.1声道环绕声耳机
CN212969989U|2021-04-13|一种具有蓝牙音箱功能和呼叫功能的装置
CN202134213U|2012-02-01|一种具有自动均衡音乐播放器的移动终端
CN108449691A|2018-08-24|一种拾音装置及声源距离确定方法
CN214591336U|2021-11-02|一种可放大信号幅度的电路
CN211128112U|2020-07-28|便携式耳机放大器
CN207625774U|2018-07-17|一种电唱机及其卡带电路
CN214708047U|2021-11-12|一种多功能功放
CN209266022U|2019-08-16|一种改进型录音笔
CN209517434U|2019-10-18|一种降噪夹领麦克风
CN206584732U|2017-10-24|一种带无线音频发射功能的电唱机
CN211404035U|2020-09-01|一种智能拾音器
CN212992566U|2021-04-16|抗干扰usb接口的手咪装置
CN212572544U|2021-02-19|一种ai智能降噪对讲机
CN214177511U|2021-09-10|麦克风音箱一体机
CN211858121U|2020-11-03|一种电子乐器智能内录系统
CN213213842U|2021-05-14|噪声改善电路及音响设备
CN209314009U|2019-08-27|一种自带音频解码功放的头戴式数字耳机
CN2405270Y|2000-11-08|带有音频改善处理电路的掌上电脑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46033.5U|CN214338103U|2021-01-08|2021-01-08|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CN202120046033.5U| CN214338103U|2021-01-08|2021-01-08|带声卡的两用动圈话筒|
[返回顶部]